相關產(chǎn)品信息
- 環(huán)吡酮涂劑【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環(huán)吡酮涂劑 【性狀】【用法用量】 外用。用藥前先將病甲剪
- 氧氟沙星片【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氧氟沙星片 英文名稱:OfloxacinTablets
- 阿昔洛韋咀嚼片【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阿昔洛韋咀嚼片 英文名稱:AciclovirChewab
- 硫酸西索米星注射液【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硫酸西索米星注射液 英文名稱:SisomicinSulf
- 注射用甲硝唑【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注射用甲硝唑 英文名稱:Metronidazolefor
- 注射用硫酸多粘菌素B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注射用硫酸多粘菌素B 英文名稱: 拼音名
- 法羅培南鈉片【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法羅培南鈉片 英文名稱:FaropenemSodiumT
- 克拉維酸鉀羥氨芐青霉素(1∶4)顆粒劑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克拉維酸鉀羥氨芐青霉素(1∶4)顆粒劑
- 扁桃酸栓【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扁桃酸栓 英文名稱:MandelicAcidSuppos
- 氨芐西林丙磺舒分散片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氨芐西林丙磺舒分散片 英文名稱:Ampi
磷霉素氨丁三醇散
-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磷霉素氨丁三醇散
英文名稱:FosfomycinTrometamolPowder
商品名稱:磷霉素氨丁三醇散
【成份】本品活性成份為磷霉素氨丁三醇。
【性狀】本品為粉末;味甜。
【適應癥】
適用于治療對本品敏感的致病菌所引起的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等。
【功能主治】適用于治療對本品敏感的致病菌所引起的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等。
【規(guī)格】3g(300萬單位)(按C3H7O4P計算)
【包裝】鈉鈣玻璃模制注射劑瓶和藥用氯化丁基膠塞包裝,1瓶/盒。
【用法用量】
成人一次1瓶(按磷霉素計3克),服用前用適量水溶解;治療單純性尿路感染,空腹單劑量口服一次;治療復雜性尿路感染,可連服三日,一日1次;或遵醫(yī)囑。
【不良反應】
本品臨床試驗期間,觀察到超過1%與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有腹瀉、陰道炎、惡心、頭痛、頭暈、無力、消化不良等;小于1%的無論是否與藥物有關的癥狀有大便異常、厭食、嘔吐、便秘、口干、發(fā)熱、聽力異常、感冒癥狀、腸脹氣、排尿困難、血尿、皮疹、皮膚瘙癢、失眠/嗜睡、淋巴結病、月經(jīng)紊亂、偏頭痛、神經(jīng)質(zhì)、感覺異常等。有1例病人報道使用本品后出現(xiàn)單側視神經(jīng)炎。本品上市后觀察到的其他嚴重不良反應有血管神經(jīng)性水腫、再生障礙性貧血、哮喘、黃疸、肝壞死、中毒性巨結腸等。實驗室異常:可觀察到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白細胞計數(shù)升高或降低、膽紅素升高、ALT、AST、ALP升高、紅細胞比容下降、血紅蛋白下降、血小板計數(shù)降低。但以上改變多為一過性或無臨床意義的。
【禁忌】對本品有過敏史者禁用。
【注意事項】
本品用于治療一過性急性膀胱炎,一次用藥即可;重復給藥只會增加副作用發(fā)生的機遇,而不能改善臨床療效或提高病菌的清除速率。建議在治療前后提取患者的尿樣進行細菌培養(yǎng)和藥敏實驗。如果使用本品2~3天后,癥狀沒有明顯的改善,應及時與醫(yī)生聯(lián)系。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本品能透過胎盤屏障。用磷霉素鈉按1000mg/kg/天的劑量分別給孕鼠(按體重和mg/m2計算大約分別是人體給藥劑量的9和1.4倍)肌肉注射,未出現(xiàn)致畸作用;而懷孕家兔給予同樣劑量(按體重和mg/m2計算大約分別是人體給藥劑量的9和2.7倍)肌肉注射,可觀察到胚胎毒性。母體毒性反應系由于抗生素導致腸道菌群敏感性改變所致。尚未在孕婦進行充分良好對照的研究,由于動物生殖毒性研究不能完全預測本品在人體內(nèi)的反應,因此,孕婦如果不是必須,應避免使用本品。本品是否存在乳汁排泄途徑尚不明確。但由于許多藥物能從乳汁排泄,且本品對哺乳期嬰兒潛存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的可能,因此,哺乳期婦女最好避免使用,如果必須使用,則應暫停哺乳。
【兒童用藥】本品對12歲以下兒童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確定。
【老人用藥】本品在臨床應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65歲以上與65歲以下的患者之間沒有顯著性的差異。
【藥物相互作用】
因胃復安等增加胃腸蠕動的藥物,能夠降低本品的血藥濃度并減少磷霉素經(jīng)尿液的排泄量,應避免與本品聯(lián)合使用。但西米替丁等與本品同時服用,對其藥代動力學不會產(chǎn)生影響。
【藥物過量】本品急性毒性研究表明,大鼠和小鼠單劑量口服給藥到5g/kg(相當于人體治療量的50~125倍)給藥,均能良好耐受,在家兔發(fā)生短暫的輕度水樣腹瀉現(xiàn)象;狗在服藥后的2~3天內(nèi)產(chǎn)生腹瀉和厭食癥狀。尚未見有使用本品過量的報道,藥物過量應采取對癥治療和支持治療。
【藥理】本品活性成份為磷霉素氨丁三醇是一種合成的廣譜殺菌劑,其作用機理是通過滅活烯醇式丙酮酸轉移酶,不可逆的阻滯ρ-烯醇式丙酮酸與二磷酸尿嘧啶-N-乙酰葡胺的聚合,從而抑制細菌細胞壁第一階段的合成;同時還能降低細菌與尿道上皮細胞的粘著力;最終殺滅并清除尿路感染細菌。體外和臨床均已證實本品對大腸埃希氏桿菌和糞腸球菌感染有效。在體外對一些常見的引起尿路感染的需氧G+、G-菌具有廣譜抗菌活性,對包括尿腸球菌、枸櫞酸桿菌、弗氏枸櫞酸菌、產(chǎn)氣腸桿菌、克雷白桿菌、肺炎桿菌、奇異變形桿菌、普通變形桿菌、粘質(zhì)沙雷氏菌等在內(nèi)的90%菌珠的最低抑菌濃度(MIC)為64μg/ml或更低。本品與其它類型的抗生素如β-內(nèi)酰胺類、氨基糖甙類等之間無交叉耐藥性。本品在臨床上一般采用單劑量療法,因此長期的致癌性實驗研究尚未進行。本品在體外細菌回復突變實驗、人淋巴細胞培養(yǎng)實驗、中國倉鼠V79細胞實驗、小鼠體內(nèi)微核實驗均為陰性,無致突變作用;不影響雄性和雌性大鼠的生育和繁殖能力。
【執(zhí)行標準】《中國藥典》2005年版二部
【藥代動力學】
本品口服后能迅速經(jīng)胃腸道吸收,食物對本品的吸收影響不大,空腹口服生物利用度約為37%;餐后口服生物利用度降低至約30%。口服3克,空腹狀態(tài)下2小時達血漿峰濃度(Cmax)平均約為26.1(±9.1)μg/ml;與高脂肪食物同時服用,4小時內(nèi)達血漿峰濃度(Cmax)平均17.6(±4.4)μg/ml。本品吸收后與血漿蛋白的結合率極低,其穩(wěn)定的平均表觀分布容積(Vss)為136.1(±44.1)L;分布主要集中于腎、膀胱、前列腺、精囊等器官或組織中。按50mg/kg的劑量給予手術前膀胱癌患者服用,3小時后本品在患者癌變膀胱組織中的濃度平均可達到18.0μg/g。本品可通過胎盤屏障。本品主要以原形經(jīng)尿和糞便排泄,其中又以尿路為主,口服3g后,大約38%從尿路排泄,18%在糞便排泄,平均總體清除率(CLTB)和腎清除率(CLR)分別為16.9(±3.5)L/hr和6.3(±1.7)L/hr?诜胨テ(t1/2)為5.7(±2.8)hr。磷霉素靜脈給藥的平均總體清除率(CLTB)和腎清除率(CLR)則分別為6.1(±1.0)L/hr和5.5(±1.2)L/hr?诜酒罚砱,空腹狀態(tài)下其尿
【ATC分類】J01X;B05X
【醫(yī)保類別】乙
【編碼】HD004266
【貯藏】密封,在干燥處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