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血平注射液
發(fā)布時間:2014/3/31 9:31:36 瀏覽次數(shù):1848
- 基本信息
-
通用名稱: 利血平注射液
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12020905 【驗證真?zhèn)?/a>】
產品分類: 西藥 心血管系統(tǒng)藥物 (處方藥)
生產企業(yè): 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
招商區(qū)域: 全國
招商企業(yè): 河南省國藥醫(yī)藥有限公司 五星國藥
溫馨提醒:請認真閱讀藥品說明書的注意事項,禁忌等內容,按照說明書或在醫(yī)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將藥品置于兒童無法拿到的位置。
通用名稱 |
利血平注射液 |
醫(yī)保產品 |
是
|
適應癥 |
用于治療高血壓和高血壓危象。 |
主要成分 |
主要成分:利血平。分子式:C33H40N2O9 分子量:608.69 |
用法用量 |
肌內注射高血壓危象時肌注0.5—1mg,以后按需要每4~6小時肌注0.4—0.6mg。 |
產品規(guī)格 |
1mg*1ml*10支/盒*300盒/件 |
補充說明 |
1 用量應按個體化原則,隨反應而調整; 2 與利尿藥同用以減少本品潴留水和鈉的作用; 3 年老、體衰者宜用小量; 4 遇有清晨失眠、食欲減退、陽萎、精神抑郁等征象出現(xiàn),即應停藥; 5 在電休克治療前二周即應停用; 6 在膽石癥患者,本品引起的胃腸道動力加強和分泌增多可促發(fā)膽絞痛; 7 患者需進行手術時可不停藥,但必須告知麻醉醫(yī)師,事先給予***以防止心動過緩,若血壓下降過度,可用直接作用的腎上腺素予以糾正。 利血平干擾尿中17羥及17酮的測定而致有假性低值。
|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利血平注射液
英文名稱:ReserpineInjection
商品名稱:利舍平
【成份】利血平 化學名稱為:11,17-二甲氧基-18-[(3,4,5-三甲氧基苯甲酰)氧]育亨烷-16-甲酸甲酯分子式:C33H40N2O9分子量:608.69
【性狀】本品為微黃綠色帶淡光的澄明液體。
【適應癥】
高血壓危象(不推薦為一線用藥)。
【功能主治】高血壓危象(不推薦為一線用藥)。
【規(guī)格】1ml:1mg
【用法用量】
初始肌內注射0.5~1mg,以后按需要每4~6小時肌注0.4~0.6mg。
【不良反應】
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倦怠、暈厥、頭痛、陽痿、性欲減退、乏力、精神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神經緊張、焦慮、多夢、夢囈或清晨失眠。較少見的有柏油樣黑色大便、嘔血、腹痛、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縮、心動過緩、支氣管痙攣、手指強硬顫動等。停藥后仍可以出現(xiàn)的中樞或心血管反應有眩暈、倦怠、暈倒、陽痿、性欲減退、心動過緩、乏力、精神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神經緊張、焦慮、多夢、夢囈或清晨失眠。精神抑郁的發(fā)生較隱襲,可致自殺,且可出現(xiàn)于停藥后數(shù)月。
【禁忌】抑郁癥,尤其是有自殺傾向的抑郁癥。
【注意事項】
對羅芙木制劑過敏者對本品過敏。利血平可以增加胃酸分泌和胃腸動力,慎用于有胃潰瘍、潰瘍性結腸炎或胃腸功能失調等病史者。利血平慎用于膽結石患者以防發(fā)生膽絞痛,慎用于過敏患者以防發(fā)生支氣管哮喘。利血平慎用于體弱和老年患者、腎功能不全、帕金森病、癲癇、心律失常和心肌梗塞。利血平可能導致低血壓,包括體位性低血壓。治療期間,可能發(fā)生焦慮、抑郁以及精神病。在服藥劑量不大于0.25mg/日時,少見抑郁癥發(fā)生;若之前就有抑郁癥,用藥可加重病癥。一旦有抑郁癥狀立即停藥;有抑郁癥史的病人用藥需非常慎重,并警惕自殺的可能性。當兩種或兩種以上抗高血壓藥合用時,需減少每種藥物的用量以防止血壓過度下降,這對有冠心病的高血壓病人尤為重要。正在服用利血平的患者不能同時進行電休克治療,小的驚厥性電休克劑量即可引起嚴重的甚至是致命的反應。停用利血平至少14天后方可開始電休克治療。需周期性檢查血電解質以防電解質失衡。麻醉期間用利血平可能加重中樞鎮(zhèn)靜,導致嚴重低血壓和心動過緩。必須告訴麻醉師,事先給予阿托品防止心動過緩,用腎上腺素糾正低血壓。利血平對化驗的影響:以改良的Glenn-Nelson法或HoltroffKoch改良的Zimmerman反應作尿類固醇測定,可致結果假性低值;使血清催乳素濃度升高;短期大量注射使尿中兒茶酚胺排出增多,長期使用則減少;肌肉注射后尿中香草杏仁酸最初排出增加40%,第二天減少,長期給藥排出銳減。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本品可通過胎盤屏障,導致新生兒呼吸系統(tǒng)抑制、鼻充血、紫紺、厭食、嗜睡、心動過緩、新生兒緊抱反射受到抑制等。孕婦禁用。本品可通過乳汁分泌。哺乳婦女慎用。
【老人用藥】根據(jù)情況減量慎用。
【藥物相互作用】
與乙醇或中樞神經抑制劑合用可加重中樞抑制作用。與其它降壓藥或利尿藥合用可加強降壓作用,需進行劑量調整;與β-阻滯劑合用可使后者作用增強。與洋地黃或奎尼丁合用,大劑量時可引起心律失常。與左旋多巴合用可使多巴胺耗竭,導致帕金森病。與間接性擬腎上腺素藥如麻黃堿、苯丙胺等合用,可使兒茶酚胺貯存耗竭,抑制擬腎上腺素藥的作用。與直接性擬腎上腺素藥如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間羥胺、去氧腎上腺素等合用,可使之作用延長。與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合用,利血平和抗抑郁藥作用均減弱。巴比妥類可加強利血平的中樞鎮(zhèn)靜作用。
【藥物過量】藥物過量導致呼吸抑制、昏迷、低血壓、抽搐和體溫過低。利血平不能通過透析排除。嚴重低血壓者置于臥位,雙腳上抬,并慎重給予直接性擬腎上腺素升壓藥;呼吸抑制者予以吸氧和人工呼吸;糾正脫水、電解質失衡、肝昏迷和低血壓。由于利血平作用持續(xù)較長,病人需至少觀察72小時。
【藥理】利血平是抗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抗高血壓藥。本品通過耗竭周圍交感神經末梢的去甲腎上腺素,心、腦及其他組織中的兒茶酚胺和5-羥色胺貯存耗竭達到抗高血壓、減慢心率和抑制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作用。降壓作用主要通過減少心輸出量和降低外周阻力、部分抑制心血管反射實現(xiàn)。減慢心率的作用對正常心率者不明顯,但對于竇性心動過速者則明顯。利血平作用于下丘腦部位產生鎮(zhèn)靜作用,但無致嗜睡和麻醉作用,不改變睡眠時腦電圖,可緩解高血壓病人焦慮、緊張和頭痛。實驗動物給予低于臨床劑量的利血平后,即出現(xiàn)瞳孔縮小、眼瞼松弛和下垂、體溫過低、胃腸道活動加快等癥狀。人的治療應用劑量范圍內,僅有胃腸道活動增加的表現(xiàn)。
【毒理】致突變實驗:體外微生物回復突變試驗顯示,利血平1~5000mcg對S.typhimurium的四個菌株沒有致突變作用,0.3~10mg不引起小鼠成纖維細胞的轉化。利血平使培養(yǎng)的小鼠乳腺癌細胞出現(xiàn)了一些染色體畸變,但實驗結果仍屬于陰性;利血平對培養(yǎng)的人類外周白細胞無染色體畸變作用,但有絲分裂象增加。一項研究報道某種利血平制劑在10mg/kg以內引起小鼠染色體畸變和顯性致死突變;但另一項研究顯示小鼠腹腔給藥0.92~4.6mg/kg,未出現(xiàn)顯性致死突變。致畸試驗:利血平可通過豚鼠的胎盤屏障并消耗胎鼠兒茶酚胺貯存。兩項小型實驗顯示,大鼠口服利血平0.25mg/kg(相當于臨床最大劑量的35倍)不影響生育;生殖研究顯示,大鼠懷孕早期肌肉注射或腹腔給予利血平1~2mg/kg(相當于臨床最大劑量的125~250倍)有致畸作用,產生各種胎兒異常如無眼畸形、無中軸骨骼、腎盂積水等。在兔子妊娠早期或晚期給予利血平0.04mg/kg(10倍于臨床最大劑量)即可中止妊娠。致癌實驗:對嚙齒動物的實驗顯示利血平是一種動物致癌物質。將利血平以5~10ppm的濃度(100~300倍于臨床常用劑量)放在食物中喂養(yǎng)動物
【藥代動力學】
肌內注射利血平4小時后降壓作用達高峰,持續(xù)10小時;靜脈推注后1小時起降壓作用。代謝緩慢,停藥后作用可持續(xù)1~6周,分布相半衰期(t1/2β)和消除相半衰期(t1/2β)分別為4.5小時和45~168小時,嚴重腎衰竭(無尿)者可達87~323小時。利血平在肝臟通過水解反應代謝,并緩慢經糞便和尿液排出體外。
【ATC分類】C02A
【醫(yī)保類別】甲
【編碼】HD004215
招商政策
提供產品全套資料,廠家直銷,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
代理要求
1、真誠而長遠的合作態(tài)度;
2、較強的經濟實力和良好的商業(yè)信譽;
3、專業(yè)營銷隊伍和成熟的區(qū)域銷售網絡;
4、較強的市場推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