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米格列醇片
英文名稱:MiglitolTablets
【成份】米格列醇
【性狀】本品為類白色或淡黃色片。
【適應癥】配合飲食控制和運動,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本品單藥治療或者磺酰脲類藥物無法達到滿意血糖控制時,可與磺酰脲類藥物合用。
【規(guī)格】50mg
【包裝】鋁塑包裝,12片/盒,24片/盒,36片/盒。
【用法用量】
米格列醇的劑量必須參照其療效與病人耐受量具體而定,但不可超過最大推薦量(100mg(2片),每日3次)。治療開始階段及劑量增加時,以餐后1小時血糖作為米格列醇療效指標來確定患者的最小有效量,其后,約3個月左右檢測一次糖基化血紅蛋白。
米格列醇每次于正餐開始時使用,并按下述方法逐漸加量:初始劑量推薦的初始劑量為25mg(半片),每日3次。(然而為了減輕胃腸道的不良反應,有的患者在開始時采用25mg(半片),每日1次的用藥方法,此后逐漸增加給藥次數(shù)直到每日3次。)使用米格列醇25mg(半片),每日3次4-8周后,劑量應增至50mg(1片),每日3次。
維持劑量:推薦的維持劑量為50mg(1片),每日3次。維持時間大約3個月,隨后應檢測糖基化血紅蛋白水平。若此時糖基化血紅蛋白水平未達到滿意程度,劑量增至100mg(2片),每日3次,即最大推薦劑量。若服用米格列醇(100mg(2片),每日3次)后,餐后血糖或糖基化血紅蛋白水平未見進一步降低則要考慮減量。一旦找到了有效耐受量,就應維持此劑量。
最大劑量:米格列醇最大推薦劑量是100mg(2片),每日3次。臨床試驗證明服用更大劑量米格列醇(200mg(4片),每日3次)雖可增加高血糖癥狀的控制效果,但同時也會增加其胃腸道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
與磺酰脲類藥物合用:磺酰脲類藥物可引起低血糖癥。臨床驗證米格列醇聯(lián)用磺酰脲類藥物與單用磺酰脲類藥物相比,并不增高低血糖癥的發(fā)生率。然而二者聯(lián)用可引起血糖的進一步降低,并提高低血糖癥發(fā)生的風險性,其原因可能是二者產(chǎn)生的累加效應所致。若發(fā)生低血糖癥,應及時調(diào)整藥物的劑量。
【不良反應】
胃腸道反應:胃腸道癥狀是米格列醇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在美國一項使用安慰劑的對照試驗中表明,服用米格列醇(25mg,每日3次)的962名患者中腹痛、腹瀉、胃脹氣的發(fā)生率分別為11.7%,28.7%和41.5%,而相應安慰劑組中603名患者上述癥狀發(fā)生率分別為4.7%,10%和12%。其中腹痛和腹瀉的發(fā)生率會隨著持續(xù)給藥而有所減輕。
皮膚反應:使用米格列醇時皮疹發(fā)病率為4.3%,而相應的安慰劑組為2.4%。皮疹通常是暫時性的。實驗室指標異常:使用米格列醇的患者血清鐵含量降低,其發(fā)生率(9.2%)高于安慰劑組(4.2%)。但是大多數(shù)病人都是暫時性的,且不伴有血色素降低和其它血液學指標的異常。
【禁忌】
以下患者禁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炎性腸病,結(jié)腸潰瘍,不全性腸梗阻,有腸梗阻傾向的患者;慢性腸道疾病伴有明顯胃腸功能紊亂,或伴有可能進一步加重出現(xiàn)腸脹氣情況的患者;對該藥物或其成份過敏者。
【注意事項】
一般事項:低血糖癥:由于米格列醇本身的作用機理使得單獨用藥時不會引起餐后或快速低血糖癥,而磺酰脲類藥物可引起低血糖癥。由于米格列醇可以增強磺酰脲降血糖的效力,因此二者合用會進一步加重血糖的降低,但這一點還未得到臨床實驗的證實。由于口服葡萄糖,其吸收不受米格列醇抑制,故治療輕中度低血糖癥通常采用口服葡萄糖而非蔗糖。米格列醇可抑制蔗糖水解為葡萄糖或果糖,因此蔗糖不宜作為快速糾正低血糖癥的藥物來使用。嚴重的低血糖癥需要靜脈滴注葡萄糖或注射胰高血糖素來糾正。
血糖控制不佳:當糖尿病患者處于發(fā)熱、外傷、感染或手術(shù)等應激狀態(tài)時,會產(chǎn)生暫時性的血糖控制不佳,此刻必須暫時應用胰島素治療。腎損害:在腎損害患者中,米格列醇血清濃度隨著腎損害程度增加和腎功能的降低成比例的上升。尚未進行針對伴有嚴重腎功能低下的糖尿病患者(血肌酐〉2.0mg/dl)的長期臨床試驗。因此,對于這些病人不推薦使用米格列醇。
患者知情情況:應向患者提供下列信息:米格列醇應在每頓正餐開始時服用,每日3次,口服。同時進行飲食控制,適當鍛煉以及定期血糖/尿糖的檢測是非常重要的。米格列醇本身不引起低血糖癥,即使在空腹時服用也一樣。然而,磺酰脲類藥物和胰島素則可引起低血糖甚至出現(xiàn)危及生命的低血糖癥。由于米格列醇與磺酰脲或胰島素聯(lián)用時將加重血糖的降低。因此可能會加大這些藥物導致低血糖癥的風險性。低血糖癥風險及其癥狀、治療以及發(fā)展趨勢都應為醫(yī)生和患者家屬所了解。由于米格列醇能抑制食用糖分解,故而D-葡萄糖應常備以便及時治療因米格列醇與磺酰脲或胰島素聯(lián)用而導致的低血糖。
米格列醇如果產(chǎn)生副作用,通常是在治療開始幾周內(nèi)。臨床癥狀多表現(xiàn)為輕中度的劑量依賴性的胃腸功能紊亂,如胃脹、稀便、腹瀉或腹部不適。但以上癥狀出現(xiàn)的頻率及強度常會隨著時間而逐漸減輕。停藥可立即緩解上述癥狀。
醫(yī)生告知:在開始治療2型糖尿病時,應強調(diào)飲食也是治療的主要形式。肥胖病人必須限制熱量和降低體重。單獨的適當飲食治療可能對控制血糖和高血糖癥狀有效。有規(guī)律的物理活動也同樣重要,同時應注意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發(fā)生,必要時采取改善措施。醫(yī)生和患者必須將米格列醇或其他治療糖尿病藥物視為飲食的輔助手段,而不是代替飲食治療或作為一種避免節(jié)制飲食的簡單易方法。
此外,單獨飲食治療時血糖控制不佳可能是暫時的,僅需要短期使用米格列醇或其他治療糖尿病藥物。繼續(xù)或停止米格列醇或其他治療糖尿病藥物使用,應該以通過常規(guī)的臨床和實驗室評價的臨床診斷為基礎。
實驗室檢查:米格列醇的治療效應可由定期血糖檢測來監(jiān)控。糖基化血紅蛋白水平測定被作為長期控制高血糖癥狀的監(jiān)控指標。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本品沒有在妊娠婦女進行安全性試驗的資料。對動物進行試驗,應用大于人體3、4倍劑量的本品到大鼠和兔身上,均未發(fā)現(xiàn)生育損害或胎兒毒性。在本研究中的最大劑量:大鼠450mg/kg,兔200mg/kg時均會增加對母體和/或胎兒的毒性。此外在大鼠圍產(chǎn)期和發(fā)育毒理研究中均沒有發(fā)現(xiàn)本品對于下一代生存、生長、發(fā)育、行為、生育有不利影響。
由于動物試驗不能完全預測人體反應,故只有確實需要時方可在孕婦使用。本品分泌至人乳中的濃度非常小,給予母親劑量100mg,全部分泌至乳汁中僅為0.02%,估計哺乳嬰兒接受的劑量約為母親劑量的0.4%。盡管本品分泌至人乳的量非常低,但仍不推薦給哺乳期婦女使用。
【兒童用藥】本品對兒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沒有被證實。
【老人用藥】在美國進行的臨床研究的病例總數(shù)中,確定安全性的病例中大于65歲者占24%,大于75歲者占3%,其有效性與安全性的差別在青年人與老年人之間并不顯著。一項試驗研究了米格列醇在老年男性與青年男性中藥代動力學的改變(每組n=8),研究發(fā)現(xiàn)在劑量為100mg,每日3次,連續(xù)3天時,二組無顯著性差異。
【藥物相互作用】
幾項研究發(fā)現(xiàn)米格列醇與格列本脲之間可能存在相互作用。6名健康受試者在經(jīng)過6天米格列醇用藥后(先經(jīng)過100mg,每日3次,連續(xù)2天,然后50mg,每日3次,連續(xù)4天)給予單一劑量的格列本脲5mg,格列本脲的血藥峰值濃度Cmax和24小時曲線下面積(AUC值)分別降低17%和25%。研究還發(fā)現(xiàn)對于服用格列本脲3.5mg/日的糖尿病患者,如果給予100mg米格列醇/安慰劑,每日3次,連續(xù)7天,米格列醇聯(lián)用組中格列本脲的AUC均值降低18%,但與安慰劑組相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
一項美國臨床試驗提供了米格列醇與格列本脲聯(lián)用具有潛在相互作用的進一步信息。此項試驗中,給予患者米格列醇/安慰劑,這些病人在此前后都在進行10mg格列本脲,2次/日的治療。在6個月及1年的隨訪中發(fā)現(xiàn),聯(lián)用米格列醇(100mg,每日3次)的患者其格列本脲的Cmax均值比單用格列本脲患者分別降低16%和8%。然而,以上差異并無統(tǒng)計學意義。因此,雖然米格列醇與格列本脲聯(lián)用具有降低AUC和Cmax趨勢,但以上三項研究都無法證實二者具有肯定的相互作用。
在健康受試者中進行了米格列醇(100mg,每日3次,連續(xù)7天)對二甲雙胍(1000mg單劑量)藥代動力學影響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米格列醇聯(lián)用組二甲雙胍的AUC和Cmax比安慰劑組降低了12%-13%,但結(jié)果無統(tǒng)計學意義。在一項健康受試者的研究中還發(fā)現(xiàn),當米格列醇(50mg或100mg,每日3次)與地高辛聯(lián)用時,分別使地高辛血漿濃度下降19%和28%。
然而在服用地高辛的糖尿病患者中,其血漿濃度不會因聯(lián)用米格列醇(100mg,每日3次,連續(xù)14天)而改變。其它在健康受試者中進行的試驗證實了米格列醇可使雷尼替丁和普萘洛爾的生物利用度分別下降60%和40%。而對華法林和硝苯地平的藥動學或藥效學參數(shù)無明顯影響。
腸吸附劑(如炭粒)和消化酶制劑包括碳水化合物分解酶(如淀粉醇,胰液素)都可降低米格列醇的作用,因此不宜聯(lián)用。在12名健康男性受試者中發(fā)現(xiàn),制酸劑并不影響米格列醇的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
【藥物過量】與磺酰脲類藥物及胰島素不同,過量使用米格列醇不會導致低血糖癥。但可能會引起暫時性的胃脹氣,腹瀉和腹部不適,由于米格列醇尚未發(fā)現(xiàn)其它腸道外癥狀,預計過量的米格列醇可能不會引起嚴重的全身系統(tǒng)反應。
【藥理】
米格列醇屬去氧化野尻霉素衍生物,它可延遲攝入的糖份的消化吸收,從而導致餐后血糖濃度只有輕微升高,因此能降低血糖。米格列醇片可降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基化血紅蛋白水平。糖基化血紅蛋白代表既往一段時間的平均血糖濃度,它反映了全身的非酶蛋白糖基化作用。
作用機制:與磺脲類藥不同,米格列醇不刺激胰島素分泌。米格列醇的抗高血糖作用機制為可逆性抑制腸粘膜上的a-葡萄糖苷酶。小腸刷狀緣的a-葡萄糖苷酶將低聚糖和二糖水解為葡萄糖和其它單糖類。對糖尿病患者,通過抑制此酶的作用延遲了糖的吸收,降低了餐后高血糖。因為米格列醇作用機制不同于磺脲類,故二者合用時,可增強降低血糖的作用。
此外,它可減輕磺脲類促胰島素分泌和增加體重的作用。米格列醇對乳糖分解酵素有較小的抑制作用。因此,在所推薦的劑量下,不會導致乳糖不耐受。
【毒理】
米格列醇500mg/kg飼養(yǎng)小鼠21個月(以AUC計相當于成人暴露量的5倍多),對大鼠則給以相當于人體最大暴露量的米格列醇飼養(yǎng)2年。以上二項試驗中都未發(fā)現(xiàn)口服米格列醇具有致癌作用。體外實驗證明,米格列醇在埃姆斯(Ames)和真核正向回復突變試驗(CHO/HGPRT)中均無致突變作用,且在小鼠微核試驗中無任何斷裂作用,顯性致死試驗中也無遺傳性變化。
給予Wistar大鼠米格列醇300mg/kg(按體表面積計約為成人最大暴露劑量的8倍),結(jié)果表明雌性和雄性大鼠均無生殖能力異常表現(xiàn)。此外,其后代的存活、生長、發(fā)育及受精能力均未受影響。致畸作用:米格列醇對孕婦的安全性評價尚未進行。
已完成了小鼠50,150和450mg/kg(按體表面積計,分別相當于成人最大推薦劑量的1.5,4和12倍)三個劑量的長毒試驗;對兔進行了10,45和200mg/kg(分別相當于成人劑量的0.5,3和10倍)三個劑量的試驗。
以上試驗均顯示出米格列醇無致畸作用。當對兔和大鼠使用米格列醇的劑量為成人劑量的4和3倍時,動物受精能力及胚胎未見受損。但在以上試驗中,當使用最大劑量即450mg/kg之于大鼠和200mg/kg之于兔時
【執(zhí)行標準】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標準YBH005920010
【藥代動力學】
吸收:米格列醇的吸收在高劑量下會達到飽和,劑量為25mg時可完全吸收,而劑量為100mg時只能吸收50%-70%。無論何種劑量,它都是在服藥后2-3小時達到血藥濃度最高值。沒有證據(jù)表明米格列醇的全身吸收有助于提高它的治療作用。
分布:米格列醇的蛋白結(jié)合率很低(〈4.0%〉,米格列醇的分布體積為0.18L/kg,主要在細胞外液。代謝:米格列醇在人體內(nèi)和所研究的任何一種動物體內(nèi)不進行代謝。在血漿、尿液和糞便中檢測不出代謝物,這表明該物質(zhì)無系統(tǒng)代謝和進入系統(tǒng)前代謝。
排泄:米格列醇以原形自腎臟排泄。因此,給予25mg劑量,大于95%的藥量在24小時內(nèi)可以在尿中回收。而由于不完全的生物利用度,若給予大于25mg的劑量,從尿中累積回收率稍微低一些。米格列醇的消除半衰期約為2小時。
特殊人群腎臟損害的患者:由于米格列醇主要由腎臟排泄,故其在有腎臟損害的患者體內(nèi)會出現(xiàn)蓄積,肌酐清除率小于25ml/min的患者服用25mg,每天3次,比肌酐清除率大于60ml/min的患者的米格列醇血藥濃度高兩倍多。
因為米格列醇是局部起作用,所以通過調(diào)整劑量來糾正增高的血藥濃度是不可行的。對肌酐清除率小于25ml/min的患
【ATC分類】A10B
【編碼】HD005179
【貯藏】密封,在涼暗處(避光并不超過20℃)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