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D3注射液

發(fā)布時間:2025/4/8 13:13:17 瀏覽次數(shù):118
- 基本信息
-
通用名稱: 維生素D3注射液
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32021404 【驗證真?zhèn)?/a>】
產品分類: 西藥 維生素礦物質類藥 (處方藥)
生產企業(yè): 江蘇吳中醫(yī)藥集團有限公司蘇州制藥廠
招商區(qū)域: 全國
招商企業(yè): 蘇州朗科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溫馨提醒:請認真閱讀藥品說明書的注意事項,禁忌等內容,按照說明書或在醫(yī)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將藥品置于兒童無法拿到的位置。
通用名稱 | 維生素D3注射液 |
英文名稱 | Vitamin ;;;;D3 Injection |
漢語拼音 | Weishengsu ;;;;D3 Zhusheye |
基藥產品 | 是 |
醫(yī)保產品 | 是 |
適應癥 | 1、用于維生素D缺乏癥的預防與治療。如:**素食者、腸外營養(yǎng)病人、胰腺功能不全伴吸收不良綜合征、肝膽疾病(肝功能損害、肝硬化、阻塞性黃疸)、小腸疾病(脂性腹瀉、局限性腸炎、長期腹瀉)、胃切除等。 2、用于慢性低鈣血癥、低磷血癥、佝僂病及伴有慢性腎功能不全的骨軟化癥、家族性低磷血癥及甲狀旁腺功能低下(術后、特發(fā)性或假性甲狀旁腺功能低下)的治療。 3、用于治療急、慢性及潛在手術后手足搐搦癥及特發(fā)性手足搐搦癥。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為:維生素D3 |
作用機理 | 1、含鎂的制酸藥與維生素D3同用,特別在慢性腎功能衰竭病人,可引起高鎂血癥。2、巴比妥、苯妥英鈉、抗驚厥藥、撲米酮等可降低維生素D3的效應,因此長期服用抗驚厥藥時應補給維生素D3,以防止骨軟化癥。3、降鈣素(calcitonin)與維生素D3同用可抵消前者對高鈣血癥的療效。4、大量鈣劑或利尿藥與常用量維生素D3并用,有發(fā)生高鈣血癥的危險。5、洋地黃與維生素D3同用時應謹慎,因維生素D如引起高鈣血癥,容易誘發(fā)心律失常。6、大量的含磷藥與維生素D3同用,可誘發(fā)高磷血癥。 |
用法用量 | 肌內注射,一次7.5-15mg(30萬-60萬單位),病情嚴重者可于2-4周后重復注射1次。 |
性狀劑型 | 注射劑 |
產品規(guī)格 | 1ml:7.5mg(30萬單位);1ml:15mg(60萬單位) |
貯藏 | 遮光密封保存 |
有效期 | 24個月 |
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 | 桂林朗科制藥有限公司 |
零售價格 | 99.7/支 |
供貨價格 | 99.7/支 |
銷售渠道 | 民營醫(yī)院,國營醫(yī)院,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 |
適用科室 | 消化科用藥,皮膚科用藥,營養(yǎng)科用藥 |
產品賣點 | 1、對于維生素D缺乏癥患者,尤其是那些病情較嚴重或急需補充維生素D的患者,維生素D3注射液可以迅速提高體內維生素D水平,緩解癥狀。 2、維生素D3的副作用相對較少,不易引起高鈣血癥等不良反應。雖然過量攝入維生素D3可能導致中毒,但相對于其他維生素D類似物,其安心范圍更廣。 3、慢性腎臟疾病患者常伴有維生素D代謝障礙,導致維生素D缺乏和鈣磷代謝紊亂。維生素D3注射液可以幫助糾正這些紊亂,維護骨骼健康和腎功能。其他維生素D類似物可能在此類患者中效果不佳。 |
補充說明 | 【性狀】本品為淡黃色的澄明油狀液體。 【禁忌】高鈣血癥、維生素D增多癥、高磷血癥伴腎性佝僂病。 【注意事項】 1、治療低鈣血癥前,應先控制血清磷的濃度,定期復查血鈣等有關指標;除非遵醫(yī)囑,避免同時應用鈣、磷和維生素D制劑。2、由于個體差異,維生素D3用量應依據(jù)臨床反應作調整。3、對診斷的干擾:維生素D3可促使血清磷酸酶濃度降低,血清鈣、膽固醇、磷酸鹽和鎂的濃度可能升高,尿液內鈣和磷酸鹽的濃度亦增高。4、下列情況應慎用:動脈硬化、心功能不全、高膽固醇血癥、高磷血癥;對維生素D高度敏感及腎功能不全;非腎臟病用維生素D3治療時,如患者對維生素D3異常敏感,也可產生腎臟毒性。5、注意檢查:血清尿素氮、肌酐和肌酐清除率、血清堿性磷酸酶、血磷、24小時尿鈣、尿鈣與肌酐的比值、血鈣(用治療量維生素D3時應定期作監(jiān)測,維持血鈣濃度2.00-2.50mmol/L)、以及骨X線檢查等。 【不良反應】1、便秘、腹瀉、持續(xù)性頭痛、食欲減退、口內有金屬味、惡心嘔吐、口渴、疲乏、無力;2、骨痛、尿混濁、驚厥、高血壓、眼對光刺激敏感度增加、心律失常、偶有精神異常、皮膚瘙癢、肌痛、嚴重腹痛(有時誤診為胰腺炎)、夜間多尿、體重下降。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高鈣血癥孕婦可伴有對維生素D3敏感,應注意劑量調整。 【兒童用藥】嬰兒對維生素D3敏感性個體間差異大,用量應慎重酌定,血清鈣和磷濃度的乘積[Ca]×[P](mg/dl)不得大于58。 【藥理毒理】本品為維生素類藥。維生素D2促進小腸黏膜刷狀緣對鈣的吸收及腎小管重吸收磷,提高血鈣、血磷濃度,協(xié)同甲狀旁腺激素、降鈣素,促進舊骨釋放磷酸鈣,維持及調節(jié)血漿鈣、磷正常濃度。維生素D2促使鈣沉著于新骨形成部位,使枸櫞酸鹽在骨中沉積,促進骨鈣化及成骨細胞功能和骨樣組織成熟。維生素D2攝入后,在細胞微粒體中受25-羥化酶系統(tǒng)催化生成骨化二醇(25-OHD3),經腎近曲小管細胞1-羥化酶系統(tǒng)催化,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骨化三醇〔1-25-(OH)2D3〕。 【藥物過量】1、短期內超量攝入或長期大劑量攝入維生素D3可導致嚴重中毒反應。2、中毒引起的高鈣血癥,可引起全身性血管鈣化、腎鈣質沉淀及其他軟組織鈣化,而致高血壓及腎功能衰竭,上述不良反應多發(fā)生于高鈣血癥和伴有高磷血癥時。兒童可致生長停滯,屢見于長期應用維生素D3每日1800單位后。中毒劑量可因個體差異而不同,但每日應用5萬單位超過6個月后,對正常人亦可致毒性反應。維生素D3中毒可因腎、心血管功能衰竭而致死。3、治療維生素D3過量,除停用外,應給以低鈣飲食,大量飲水,保持尿液酸性,同時進行對癥和支持治療,如高鈣血癥危象時需靜脈注射氯化鈉溶液,增加尿鈣排出,必要時應用利尿藥、皮質激素或降鈣素,甚至作血液透析,并應避免曝曬陽光,直至血鈣濃度降至正常時才改變治療方案。 【藥代動力學】維生素D3的代謝、活化,首先通過肝臟,其次為腎臟。t1/2為19-48小時,在脂肪組織內可長期貯存。 【貯藏】遮光,密閉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