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診斷依據(jù)
	(一)發(fā)病特點:RAS的病因主要有動脈粥樣硬化、纖維肌性發(fā)育不良和大動脈炎,前者見于老年人,后兩種青年人多見。其導致腎血管性高血壓,進而導致缺血性腎病。
	(二)臨床表現(xiàn): 
	1、腎血管性高血壓:RAS所致高血壓的特點是病程短,舒張壓升高明顯(>110mmHg),多無高血壓家族史,對于家族史陰性、新近起病的年輕高血壓患者,應高度懷疑纖維肌性發(fā)育不良的可能。中年以后起病伴有其他器官動脈粥樣硬化者,應考慮腎血管性高血壓。
	2、缺血性腎。豪夏旮哐獕汉喜⑦M行性腎功損害并伴有周圍血管病變時,其半數(shù)以上患者存在RAS,使用ACEI/ARB類降壓藥會進一步加重腎功損害。
	(三)輔助檢查: 
	1、超聲檢查:腹部超聲波檢查簡便無創(chuàng),可見雙腎大小不等,長徑相差1.5cm以上,提示腎縮小的一側存在慢性腎缺血。如多普勒能看到腎動脈狹窄處血流改變,則診斷價值更大。
	2、靜脈腎盂造影:患腎顯影延遲或顯影后消失緩慢,有重要診斷價值。
	3、血漿腎素活性測定:血漿腎素活性增高,卡托普利試驗陽性。
	4、放射性核素腎顯像:配合卡托普利腎顯像診斷有意義。
	5、腎動脈造影:是診斷RAS的金標準,可準確顯示腎動脈狹窄部位、范圍、及狹窄程度,并可間接提示RAS的病因。腎動脈造影可引起急性腎衰、出血、或血栓等并發(fā)癥,應嚴格掌握適應證,做好預防措施。
	二、治療方案 
	(一)藥物治療:適用于單側腎動脈狹窄伴血漿腎素水平增高的患者,常選用ACEI或ARB。使用時必須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并密切觀察血壓及腎功能的變化。雙腎動脈狹窄者使用ACEI/ARB類藥物需謹慎。
	(二)血管成形術:包括經(jīng)皮腎動脈球囊擴張和放置血管支架。
	(三)外科手術治療:包括血管重建、動脈內(nèi)膜切除和自身腎移植等,適用于介入治療無效、多分支狹窄或狹窄遠端有動脈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