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診斷依據(jù)
(一)發(fā)病特點:簡稱肺氣腫,是由于吸煙、感染、大氣污染等有害因素刺激,引起終末細支氣管遠端(呼吸性細支氣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組織彈性減退,過度膨脹,充氣,肺容量增大,并伴有肺泡壁和細支氣管的破壞,而無明顯纖維化的病變。肺氣腫常與慢支并存,可并發(fā)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二)臨床表現(xiàn):
1、阻塞性肺氣腫早期可無癥狀,典型癥狀是勞力型氣促,多在原有咳嗽、咳痰等慢支癥狀的基礎(chǔ)上出現(xiàn)逐漸加重的呼吸困難,此時患者多已發(fā)生COPD。
2、體征:早期體征不明顯,隨病情發(fā)展?jié)u出現(xiàn):
視診:桶狀胸、呼吸運動減弱、呼吸淺快、重者有縮唇呼吸;
觸診:語顫減弱或消失;
叩診:呈過清音,心濁音界縮小,肝濁音界下移,肺下界活動度減;
聽診:呼吸音減弱,呼氣延長,心音遙遠。
(三)輔助檢查:
1、胸部X線:胸廓擴張,肋間隙增寬,后肋呈水平狀,橫隔降低,心影狹長,兩肺野透亮度增加,肺血管紋理外帶纖細、稀疏、變直,內(nèi)帶血管紋理增粗、紊亂。CT更清晰。
2、心電圖:可見肢體導(dǎo)聯(lián)普遍地電壓。
3、肺功能檢查:功能殘氣量、殘氣量和肺總量都增高,殘氣量和肺總量之比值增大(>40%),病變至COPD時最大用力呼氣流速等反映氣道阻塞和氣流受限的指標均下降。
二、鑒別診斷
1、老年性肺氣腫;
2、間質(zhì)性肺氣腫;
3、代償性肺氣腫;
4、瘢痕性肺氣腫;
5、冠心病、高血壓。
三、治療方案
對有慢支癥狀者按慢支治療(見本章第一節(jié)),對已經(jīng)出現(xiàn)不完全可逆性氣道阻塞而診斷COPD者按COPD治療(見本章第三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