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診斷依據
(一)發(fā)病特點:結節(jié)病是一種病因未明、多器官受累的肉芽腫性疾病。任何器官均可受累,但以肺臟和胸內淋巴結受累最常見。本病特征性的病理表現為淋巴細胞和單核-巨噬細胞積聚及非干酪性類上皮肉芽腫形成。家系研究表明,結節(jié)病具有遺傳易感性,但遺傳方式不明確,說明易感性可能是多基因的,且與環(huán)境因素有關。結節(jié)病多呈自限性,預后良好,當可能出現器官衰竭危險或呈慢性進展時,糖皮質激素是主要治療手段。
(二)臨床表現:臨床起病隱匿,急性少見,亞急性或慢性起病多見,2/3無任何癥狀,健康查體時發(fā)現。
1、呼吸系統(tǒng)癥狀:早期常無明顯癥狀,當肺門、縱隔淋巴結及肺實質受累時,表現有咳嗽、咳痰、胸悶,偶有咯血;晚期出現阻塞性肺氣腫表現,活動后氣短,發(fā)紺。
2、全身癥狀: 低熱、盜汗、食差、乏力,體重減輕;
3、胸外表現:胸外表現復雜多樣,幾乎累及全身各系統(tǒng)。從結膜炎到關節(jié)炎,從心律失常到肝脾腫大,任何病情都有可能。
(三)重要診斷依據:
1.胸部影像學檢查顯示雙側肺門及縱隔淋巴結對稱腫大,伴或不伴有肺內網狀、結節(jié)狀片狀陰影。
2.組織活檢證實或符合結節(jié)病,有四種活檢方式可供選擇:
1)淺表淋巴結活檢;
2)經纖支鏡肺活檢;
3)經皮肺穿刺活(易引起氣胸及咯血,目前巳很少釆用)。
4)開胸肺活檢及縱膈鏡縱膈淋巴結活檢。
3.Kveim試驗陽性反應。
4.SACE活性升高。
5.OT或PPD試驗陰性或弱陽性。
6.高血鈣、高尿鈣癥,堿性磷酸酶增高,BALF中T淋巴細胞及亞群的檢查結果可作為結節(jié)病活動性的參考。
7.除外結核病或其它肉芽腫性疾病。
8、肺功能測定:早期可完全正常,隨著肺肉芽腫及纖維組織廣泛増生后可引起限制性通氣障礙,并發(fā)阻塞性肺氣腫時,出現混合性通氣功能障礙。
第1、2、3條為診斷的主要依據,第4、5、6、7、8為重要的參考指標。
二、鑒別診斷
1.肺癌;
2.肺門淋巴結結核;
3.淋巴瘤
4.肺門轉移性腫瘤;
5.其他肉芽腫病。
三、治療方案
1.多數病人可自行緩解,故病情穩(wěn)定、無癥狀的病人不需治療。
2.凡癥狀明顯的Ⅱ、Ⅲ期病人及胸外結節(jié)病,腎上腺皮質激素為首選藥物。常用潑尼松每日30~40mg/d,用8周后逐漸減量為20mg/d,再于1月后減至15mg/d,維持約半年,以后每2~4周減2.5mg/d,直至減完仃藥。
3.氯喹或硫唑嘌呤也可選用,或與腎上腺皮質激素聯合使用,以減少兩者劑量及副作用。
4.禁用維生素D,以免引起高血鈣、高尿鈣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