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fā)病特點:弓形蟲病又稱弓形體病,是由剛地弓形蟲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它廣泛寄生在人和動物的有核細胞內。在人體多為隱性感染;發(fā)病者臨床表現(xiàn)復雜,其癥狀和體征又缺乏特異性,易造成誤診,主要侵犯眼、腦、心、肝、淋巴結等。弓形蟲是孕期宮內感染導致胚胎畸形的重要病原體之一。本病與艾滋病(AIDS)的關系亦密切。
二、臨床表現(xiàn):一般分為先天性和后天獲得性兩類,均以隱性感染為多見。臨床癥狀多由新近急性感染或潛在病灶活化所致。
1、先天性弓形蟲。臨床表現(xiàn)復雜。多數(shù)嬰兒出生時可無癥狀,其中部分于出生后數(shù)月或數(shù)年發(fā)生視網(wǎng)膜脈絡膜炎、斜視、失明、癲癇、精神運動或智力遲鈍等。下列不同組合的臨床表現(xiàn):視網(wǎng)膜脈絡膜炎、腦積水、小頭畸形、無腦兒、顱內鈣化等應考慮本病可能。
2、后天獲得性弓形蟲。病情輕重不一,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可表現(xiàn)急性淋巴結炎最為多見,約占90%。免疫缺損者如艾滋病、器官移植、惡性腫瘤(主要為霍杰金病等)常有顯著全身癥狀,如高熱、斑丘疹、肌痛、關節(jié)痛、頭痛、嘔吐、譫妄,并發(fā)生腦炎、心肌炎、肺炎、肝炎、胃腸炎等。
3、眼弓形蟲。多數(shù)為先天性,后天所見者可能為先天潛在病灶活動所致。臨床上有視力模糊、盲點、怕光、疼痛、淚溢、中心性視力缺失等,很少有全身癥狀。炎癥消退后視力改善,但常不完全恢復。可有玻璃體混濁。
三、診斷要點:如有視網(wǎng)膜脈絡膜炎、腦積水、頭小畸形、眼球過小或腦鈣化者,應考慮本病的可能,確診則必須找到病原體或血清學試驗陽性。
1、病原學檢查:將可疑病畜或死亡動物的組織或體液,做涂片、壓片或切片,甲醇固定后,作瑞氏或姬氏染色鏡檢可找到弓形蟲滋養(yǎng)體或包囊。
2、用PCR方法檢測特異性核酸。
3、血清學診斷:間接熒光抗體試驗、間接血凝抑制試驗、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和補體結合試驗檢測特異性IgM、IgG、IgA抗體或血清循環(huán)抗原陽性有助診斷。
四、治療方案:多數(shù)用于治療本病的藥物對滋養(yǎng)體有較強的活性,而對包囊阿齊霉素和阿托伐醌可能有一定作用外,余均無效。
1、免疫功能正常者:用藥療程至少一月。
方案1:磺胺嘧啶和乙胺嘧啶聯(lián)合。
方案2:乙酰螺旋霉素:一日三次口服
方案3:阿奇霉素:頓服?膳c磺胺藥聯(lián)合應用(用法同前)。
方案4:克林霉素:一日三次口服?膳c磺胺藥聯(lián)合應用(用法同前)。
2、免疫功能低下者:可采用上述各種用藥方案,但療程宜延長,可同時加用γ-干擾素治療。
3、孕 婦:可用乙酰螺旋霉素(或克林霉素或阿奇霉素)。
4、新 生 兒:可采用螺旋霉素(或乙胺嘧啶)+磺胺嘧啶,或阿奇霉素。
5、眼部弓形蟲病:可用①磺胺類藥物+乙胺嘧啶(或螺旋霉素),療程至少一個月;②克林霉素:每日4次,至少連服3周。若病變涉及視網(wǎng)膜斑和視神經(jīng)頭時,可加用短程腎上腺皮質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