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fā)病特點:妊娠合并尿石癥臨床較為少見。如處理不當,可危及母嬰安全。泌尿系統(tǒng)結石病不論結石位于腎炎腎盂、輸尿管或膀胱,對妊娠的影響均在于是否并存尿路感染及有無腎實質損害。尿石癥是泌尿系統(tǒng)常見病之一,多見于生育期年齡。妊娠期泌尿道結石的發(fā)生率0.03%~0.3%。
二、臨床表現(xiàn):尿石的癥狀取決于結石的大小、形狀、所在部位和有無感染以及阻塞的程度等。
1、無癥狀:表面光滑的結石或固定在腎盂或下腎盞內不移動而又無感染的結石可以不引起癥狀。
2、疼痛:腎石移動時可引起腰痛,呈持續(xù)或陣發(fā)性發(fā)作性質為隱痛鈍痛、脹痛或絞痛。由于活動使結石移動而嵌頓于輸尿管時,可使疼痛沿輸尿管部位向膀胱、外生殖器大腿內側等處放射。
3、血尿:為尿石癥的常見癥狀。由于結石移動損傷腎盂和輸尿管引起血尿,大多數(shù)病人有肉眼或顯微鏡下血尿,但有部分患者無血尿。
4、尿路感染癥狀:尿石并發(fā)感染可出現(xiàn)尿頻、尿急、尿痛以及膿尿等。在急性感染時可有體溫升高和寒戰(zhàn)等癥狀。
5、體征:在腎絞痛發(fā)作時深按腎區(qū)可激發(fā)和加重絞痛而使捫診難以進行。在結石患側可有肌肉痙攣和保護性肌緊張輕叩腎區(qū)可引起疼痛和壓痛。
三、診斷要點:根據(jù)病史及典型的臨床表現(xiàn),如腰痛或腎絞痛、血尿和排出結石時診斷并不困難。但還須明確結石的部位、大小數(shù)目和兩側腎臟功能情況,有無并發(fā)感染,盡可能探討造成結石的病因,故尚須結合各項輔助檢查綜合判斷。超聲檢查 尿石直徑達到0.5cm以上時,高分辨力的超聲診斷儀能在泌尿道內或腎臟內見到濃密的強光點或強光團,此為結石存在的特征。
四、治療方案:妊娠期泌尿系統(tǒng)結石的治療,根據(jù)妊娠期限及有無感染而異。妊娠合并尿結石應首先考慮采取保守治療。黃體酮和阿托品具有解除輸尿管平滑肌痙攣的作用,可舒張子宮平滑肌,對胎兒無不良影響,可作為治療妊娠合并腎絞痛的一線用藥。常用的排石藥物在妊娠期多禁忌使用,中藥排石也有瀉下作用,易導致早產或流產,對孕婦禁用。一般保守治療失敗再考慮用外科手段治療,輸尿管結石引起頑固性腎絞痛的患者,可先考慮輸尿管留置D-J管以解除尿路梗阻,緩解癥狀。逆行輸尿管插管方法相對簡單,易于開展,無需麻醉,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較小。單純輸尿管插管沒有處理結石,距離預產期較遠的患者,可以定期更換支架管,等到妊娠結束再處理尿路結石。輸尿管鏡下碎石對妊娠期頑固性腎絞痛患者也有效,但其要在麻醉下施行,有一定的風險。輸尿管鏡下取石術并未因孕婦生理解剖的改變而加大難度,而且結石處理相對徹底。輸尿管鏡碎石術僅局限在輸尿管內,且孕期輸尿管相對寬大,手術創(chuàng)傷及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都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