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fā)病特點:PAS是指在同一個體發(fā)生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內分泌腺體自身免疫疾病,腺體病變以功能減退為主,偶也有功能亢進和功能減退合并存在。有時還可合并其他系統(tǒng)的自身免疫疾病如惡性貧血、重癥肌無力等。這種疾病臨床常見,可分為I型和II型。PAS-I型都伴有皮膚黏膜念珠菌感染,又稱為念珠菌-內分泌病綜合癥,該病通常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與HLA無關,多在兒童期發(fā)病,僅累及同胞兄弟姐妹;PAS-II型又稱為Schmidt綜合癥,常見的有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和I型糖尿病。一個腺體功能減退與另一腺體功能減退的出現并非同步,兩者臨床癥狀出現的時間間隔可長達十余年。
(二)臨床表現:
這種疾病在臨床上較常見,只是醫(yī)生對此病的認識不到位,思路太窄,才不易發(fā)現。PAS臨床上表現為多個內分泌腺體功能減退,出現相應癥狀和體征。
1、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醛固酮缺乏時,表現為儲鈉、排鉀功能減退,出現脫水、乏力、直立性低血壓、嚴重時可發(fā)生昏厥、休克;皮質醇缺乏時,患者有食欲減退、消化不良、嘔吐、腹瀉、淡漠、嗜睡、頭昏、眼花、直立性暈厥、稀釋性低鈉血癥、空腹性低血糖、性功能減退、感染等。
2、甲狀腺功能減退:主要表現畏寒、皮膚干而粗糙、較蒼白、少光澤、少汗、少彈性。重者有粘液性水腫、食欲減退、便秘、申請淡漠、抑郁。心率緩慢、心電圖示低電壓,心肌損害。
3、I型糖尿病:起病急,病情重,煩渴、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疲乏等癥狀,有酮癥傾向,以致出現酮癥酸中毒。病程較長者,常伴有糖尿病腎病、神經系統(tǒng)病變、眼底病變、動脈粥樣硬化性心及腦血管疾病。除內分泌腺體病變外,本征常與重癥肌無力、惡性貧血、腹腔疾病、白斑、脫發(fā)、帕金森病并存并出現相應癥狀與體征。
(三)輔助檢查:
一般檢查包括血常規(guī)、血生化、X線檢查、心電圖等。內分泌腺功能檢查包括腎上腺皮質功能、甲狀腺功能、口服糖耐量試驗等。
(四)診斷要點:對于具有多內分泌腺功能減退的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相關腺體激素水平降低,合并其他系統(tǒng)自身免疫性疾病者需考慮P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