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療的適應證:按照各系統(tǒng)中的不同種類的腫瘤,目前治療的適應證可以分為以下類別:
1、消化系統(tǒng):口腔部癌早期手術和放射療效相同,有的部位更適合于放射治療,如舌根部癌和扁桃體癌。中期綜合治療以手術前放射治療較好。晚期可作姑息性放射治療。食管癌早期以手術為主,中晚期以放射治療為主,另外頸段及胸上段食管癌因手術難度大、術后生活質量差等原因,一般行放射治療。肝、胰、胃、小腸、結腸、直腸癌以手術治療為主。結腸、直腸癌手術治療可能較放射治療有好處。早期直腸癌腔內放射的療效與手術治療相同。肝、胰癌的放療有一定姑息作用。
2、呼吸系統(tǒng):鼻咽癌以放療為主。上頜竇癌以手術前放療為好。不能手術者行單獨放療,一部分可以治愈。喉癌早期放療或手術治療,中晚期放療、手術綜合治療。肺癌以手術為主,不適合手術又無遠地轉移者可行放射治療,少數(shù)可以治愈。小細胞未分化型肺癌要行放療加化療。
3、泌尿生殖系統(tǒng):腎透明細胞癌以手術為主,手術后放療有一定好處。膀胱早期以手術為主,中期手術前放療有一定好處,晚期可做姑息治療。腎母細胞癌以手術、手術與放療化療三者綜合治療為好。睪丸腫瘤應先手術,然后行手術后放療。子宮頸癌早期手術與放療療效相同,Ⅱ期以上只能單純放療,且療效較好。子宮體癌以手術前放療為好,不能手術者也可放射治療。
4、乳腺癌以手術治療為主:凡Ⅰ期或Ⅱ期乳癌,腫瘤位于外側象限,腋窩淋巴結陰性者手術后不做放療,Ⅰ期而腫瘤位于內側象限或Ⅱ期乳癌皆作手術后放療。Ⅲ期手術前照射也有好處。對早期乳癌采用"保乳術"后對乳腺及淋巴引流區(qū)進行放療,療效也很好。
5、神經系統(tǒng)腫瘤:腦瘤大部分要手術后放療。髓母細胞應以放療為主。神經母細胞瘤手術后應行放療或化療。垂體瘤可放療或手術后放療。
6、皮膚及軟組織惡性腫瘤:皮膚黏膜(包括陰莖及唇)早期手術或放療均可,晚期也可放療;黑色素瘤及其他肉瘤,應以手術為主。也可考慮配合放療。
7、骨惡性腫瘤:骨肉瘤以手術為主,也可作手術前放療。骨網織細胞肉瘤、尤文瘤可行放療輔以化療。
8、淋巴類腫瘤:Ⅰ、Ⅱ期以放療為主,Ⅲ、Ⅳ期以化療為主,可加用局部放療。
二、腫瘤放療的禁忌證:放射治療的絕對禁忌證很少,尤其是低姑息性治療,例如對局部轉移灶的止痛大部分有效。但也要看患者和單位的條件決定,一般來講,晚期腫瘤患者處于惡病質的情況下,可做為放射絕對禁忌證。另外食管癌穿孔、肺癌合并大量腔積液也應列為絕對禁忌證。
凡屬于放射不敏感的腫瘤,應做為相對禁忌證,如皮膚黑色素瘤、胃癌、小腸癌、軟組織肉瘤、骨軟骨肉瘤等。一般行手術治療后補充術后放療。急性炎癥、心力衰竭,應在控制病情后再做放療。
肺癌需作較大面積照射而肺功能又嚴重不全時不宜作放療。
三、放療后副反應:
(一)全身反應:由于腫瘤組織崩解、毒素被吸收,在照射數(shù)小時或1~2天后,病人可出現(xiàn)全身反應,表現(xiàn)為虛弱、乏力、頭暈、頭痛、厭食,個別有惡心、嘔吐等,特別是腹部照射和大面積照射時,反應較重。護理措施:
1、照射前不宜進食,以免形成條件反射性厭食。
2、照射后完全靜臥休息30分鐘。
3、進清淡飲食,多食蔬菜和水果,并鼓勵多飲水,促進毒素排出。
4、參加集體文娛活動或氣功,以轉移注意力。此外,每周檢查血象1次,當白細胞下降至4×109L、80×109L以下時,需給升血藥物,如血象明顯下降需暫停放療。
(二)皮膚反應:皮膚對射線的耐受量與所用放射源、照射面積和部位有關。鈷60治療機和直線加速器產生的r射線和高能X線透力強,皮膚受量小,反應輕;X線治療機產生的低能X線和感應加速器產生的電子束皮膚受量大,反應重。臨床上大面積照射時或照射皮膚的皺褶及潮濕處,可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皮膚反應,皮膚反應分為三度:
1、Ⅰ度反應:紅斑、有燒灼和刺癢感,繼續(xù)照射時皮膚由鮮紅漸變?yōu)榘导t色,以后有脫屑,稱干反應。
2、Ⅱ度反應:高度充血,水腫、水泡形成,有滲出液、糜爛,稱濕反應。
3、Ⅲ度反應:潰瘍形成或壞死,侵犯至真皮,造成放射性損傷,難以愈合。
放療后數(shù)日或更長時間,照射部位可出現(xiàn)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淋巴引流障礙、水腫及深棕色斑點、色素沉著,稱后期反應。
照射野皮膚保護措施:
①內衣宜柔軟、寬大,吸濕性強。
②保持乳房下、腋窩、腹股溝及會陰部皮膚清潔干燥,防止干反應發(fā)展為濕反應。
③照射野皮膚應用溫水和柔軟的毛巾輕輕沾洗,忌用肥皂,不可涂酒精、碘酒、紅汞、油膏,并避免冷熱刺激(如熱水袋)。
④照射野不可貼膠布,以免所含氧化鋅(重金屬)產生二次射線,加重皮膚損傷。
⑤頭面部照射,防止日光照曬。
⑥使用電剃須刀,避免損傷皮膚,造成感染。
⑦皮膚脫屑期,切勿用手斯剝。
⑧發(fā)生干反應,可涂0.2%薄荷淀粉或羊毛脂止癢;濕反應可涂龍膽紫或氫化可的松暴露創(chuàng)面;如有水泡形成,涂硼酸軟膏包扎1~2天,待滲液吸收后,再行暴露療法。
(三)粘膜反應:
1、口 腔 炎:口腔粘膜照射后可出現(xiàn)水腫、充血、潰瘍、疼痛、唾液分泌減少、口干,以至出現(xiàn)假膜。護理措施:
①保持口腔清潔,每次飯后用軟毛牙刷刷牙,每日用朵貝爾液含漱4次,出現(xiàn)假膜時改用1.5%雙氧水。
②改少渣飲食,忌用刺激性調味品和過冷過熱食物。
③如有劇烈疼痛,可在飯前噴以1%地卡因或用地卡因糖。
④口干可吃少量酸性食物,以刺激唾液分泌,并用抗口干牙膏刷牙。
此外,為預防放射后期發(fā)生骨髓炎或骨壞死,治療前需潔齒并治療牙疾,治療后3年內不可拔牙。
2、食 管 炎:食管照射后可出現(xiàn)粘膜充血、水腫及炎癥,使食管梗阻加重,造成下咽困難、疼痛、粘液增多。應保持口腔和食管的清潔,每次飯后喝溫水沖洗食管。高度梗阻需行胃造瘺或靜脈高營養(yǎng)。中、晚期食管癌,特別是潰瘍型,粘膜壞死易造成穿孔;中段食管癌有穿入主動脈引起大出血的可能。因此,應密切觀察病人有無嗆咳、痛疼及脈搏的變化,早期發(fā)現(xiàn)出血和穿孔,以免延誤搶救。
3、直 腸 炎:全腹或盆腔照射時,可出現(xiàn)粘膜潰瘍、腹脹、腹痛、腹瀉等,甚至壞死組織脫落,引起大出血和腸穿孔。注意病人有無血性粘液便、里急后復放射性直腸炎發(fā)生,以及腸穿孔,大出血及休克。
4、膀 胱 炎:膀胱照射后可引起毛細管擴張而出現(xiàn)尿頻、尿急、血尿等膀胱炎癥狀,放療后期膀胱縮小。應鼓勵病人多飲水,以達自然沖洗膀胱并預防感染目的。
5、放射性肺炎和肺纖維變:胸部照射后可發(fā)生放射性肺炎。輕者無癥狀,急性放射性肺炎伴有高熱、胸痛、咳嗽、氣急等。需立即吸氧,靜滴氫化可的松和抗生素。上呼吸道感染是其誘因,應注意保暖,預防感冒。放療后期可出現(xiàn)進行性肺纖維變,表現(xiàn)為氣短、干咳,需對癥處理。
6、放射性脊髓炎:脊髓受較大劑量照射后會出現(xiàn)脊髓損傷,多發(fā)生于放療后數(shù)月至數(shù)年內,開始表現(xiàn)為漸進性、上行性感覺減退,行走或持重乏力,低頭時如觸電感,逐漸發(fā)展為四肢運動障礙,反射亢進、痙攣,以至癱瘓。
治療時需給予大量維生素B族神經營養(yǎng)藥物、激素和血管擴張藥,配合針灸、中醫(yī)治療;按截癱病人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