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釋 義:
1、生理情況下,血液凝血機制(血管壁、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與抗凝血、纖維蛋白溶解系統(纖溶系統)相互制約,處于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維持著血管內血流暢通。當局部血管損傷時,機體首先啟動外源性凝血途徑,后者激活內源性凝血途徑,最終在損傷處形成血凝塊,出血停止。
2、病理情況下,止血、抗凝血或纖溶系統發(fā)生異常,正常止凝血功能失去平衡,導致出血或血栓形成。止血缺陷或纖溶亢進可引起出血難止,抗凝和纖溶缺陷可引發(fā)高凝狀態(tài)或血栓形成。
3、臨床最常用血栓與止血篩檢試驗包括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測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測定、纖維蛋白原(Fg)含量測定等。PLT主要反映血小板與血管壁相互作用及在凝血、血塊形成過程中的作用,PT是唯一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徑的總的篩檢試驗,APTT則可篩檢內源性凝血途徑有無異常,Fg含量測定則具體反映纖維蛋白原在血栓與止血中的消長情況。
二、凝血酶原時間:凝血酶原時間(PT)是在體外模擬體內外源性凝血的全部條件,測定血漿凝固所需的時間,用以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徑和共同凝血途徑凝血因子是否異常,是篩檢止凝血功能最常用的試驗之一。
(一)參 考 值:每個實驗室應建立所用測定方法相應的參考值。①成人:11~13s,新生兒延長2~3s,早產兒延長3~5s(3~4d后達到成人水平)。②PTR:0.85~1.15。③INR:用口服抗凝劑治療不同的疾病,需不同的INR。
(二)臨床意義:PT是檢測外源性凝血和共同凝血途徑凝血因子、以及這些因子抑制物有無異常的靈敏的篩檢試驗,也是監(jiān)測口服抗凝劑用量的有效監(jiān)測指標。
1、PT延長:PT超過正常對照3s以上即延長。主要見于:①先天性:FⅡ、FⅤ、FⅦ、FⅩ減低、纖維蛋白原缺乏(Fg<500mg/L)、無纖維蛋白原血癥、異常纖維蛋白原血癥。②獲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DIC(PT是DIC實驗室篩檢診斷標準之一)、原發(fā)纖溶亢進癥、嚴重的急性慢性肝臟疾病、阻塞性黃疸和維生素K缺乏,血循環(huán)抗凝物增多等。
2、PT縮短:①先天性FⅤ增多。②DIC早期(高凝狀態(tài))。③口服避孕藥。④其他血栓前狀態(tài)及血栓性疾。蜃雍脱“寤钚栽龈、血管損傷等)。
3、抗凝藥物監(jiān)測:臨床常將INR 2~4作為口服抗凝劑治療的適用范圍。當INR大于4.5時,如纖維蛋白原和血小板仍正常,則提示抗凝過度,應減低或停止用藥。當INR低于4.5,而同時伴有纖維蛋白原和(或)血小板減低時,則可能是DIC或肝臟疾病等所致,也應減低或停止口服抗凝劑。口服抗凝劑達到有效劑量時的INR值: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為1.5~2.5;治療靜脈血栓形成、肺栓塞、心臟瓣膜病為2.0~3.0;治療動脈血栓栓塞、心臟機械瓣膜置換、復發(fā)性系統性栓塞癥為3.0~4.5。
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是在體外模擬體內內源性凝血的全部條件,測定血漿凝固所需的時間,用以反映內源凝血因子是否異常,是篩檢止凝血功能最基本的常用試驗之一。
(一)參 考 值:25.07~35.00s。
(二)臨床意義:APTT反映了血漿內源凝血系統凝血因子(Ⅶ、Ⅺ、Ⅸ、Ⅷ)及共同途徑中FⅡ、FⅠ、Fν和Fⅹ的水平,對內源途徑凝血因子FⅧ、Ⅸ、Ⅺ、Ⅻ、激肽釋放酶原和HMWK特別敏感。雖然APTT測定的臨床意義與凝血時間基本相同,但靈敏度高。目前所用的大多數APTT測定方法,可檢出低于正常水平15%~30%血漿凝血因子的異常。APTT對檢測FⅧ、FⅨ缺乏的靈敏度比對FⅪ、FⅫ和共同途徑中凝血因子缺乏的靈敏度高。單一因子(如因子FⅧ)活性增高可使APTT縮短,其結果則可能掩蓋其他凝血因子缺乏的情況。
1、APTT延長:APTT超過正常對照10s以上即為延長。主要見于輕型的血友病,可檢出FⅧ活性低于15%的血友病甲,對FⅧ超過30%和血友病攜帶者靈敏度欠佳。在中、輕度FⅧ、FⅨ、FⅪ缺乏時,APTT可正常。APTT延長也見于血友病乙、FⅪ和FXII缺乏癥、血中抗凝物如凝血因子抑制物、狼瘡抗凝物、華法林或肝素水平增高,FⅡ、FⅠ及Fⅴ、Fⅹ缺乏,但靈敏度略差。其他疾病如肝臟疾病、DIC,大量輸入庫血等APTT也可延長。
2、APTT縮短:DIC早期、血栓前狀態(tài)及血栓性疾病。
3、監(jiān)測肝素治療:APTT對血漿肝素的濃度很靈敏,目前廣泛用于監(jiān)測肝素治療的指標。此時,要注意APTT測定結果必須與肝素治療范圍的血漿濃度呈線性關系,否則不宜使用。一般在肝素治療期間,APTT維持在正常對照的1.5~3.0倍為宜。APTT還用于臨床監(jiān)測凝血因子替代療法。
四、纖維蛋白原含量:
(一)參 考 值:成人:2~4g/L。新生兒:1.25~3.00g/L。
(二)臨床意義:Fg含量測定主要用于出血性疾病或血栓形成性疾病的診斷,以及溶栓治療的監(jiān)測。
1、增 高:Fg是急性時相反應蛋白,也是紅細胞沉降率增快的主要血漿因素。在組織壞死和炎癥時,Fg在24h內可增高數倍。妊娠和使用雌激素時,Fg可增高。Fg水平超過參考值上限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和腦血管病發(fā)病的獨立的危險因素之一。Fg水平增高還見于糖尿病、惡性腫瘤等。
2、減 低:肝臟功能受損的疾病如肝硬化、DIC;藥物如雄激素、魚油、高濃度肝素、纖維蛋白聚合抑制劑等。
3、溶栓治療監(jiān)測:Fg測定可用于溶栓治療(如用尿激酶、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及蛇毒治療(如用抗栓酶、去纖酶)的監(jiān)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