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鼻中隔血腫:
(一)發(fā)病特點:是指鼻中隔血腫是指鼻中隔一側或兩側軟骨膜下或骨膜下積血。積血感染即成鼻中隔膿腫。鼻中隔軟骨膜下或骨膜下積血,多為雙側性。常由于鼻部外傷、中隔發(fā)生骨折,血管斷裂而黏膜未破出血后形成;鼻中隔黏膜下切除術后也可并發(fā)。
(二)臨床表現(xiàn):
1、兩側鼻塞,頭痛,鼻梁處有壓迫感。中隔兩側有圓形隆起,黏膜顏色暗紅或正常,表面光滑觸之柔軟。
2、鼻中隔半圓形隆起在穿刺后可抽出血液。血腫可因感染而成鼻中隔膿腫,鼻部穿刺可抽出膿液。若血腫位于后部,且前部黏膜腫脹,或有凝血塊時,不易發(fā)現(xiàn)血腫。此時應將鼻分泌物或凝血塊清除,使用鼻內(nèi)窺鏡仔細檢查鼻中隔后部。
(三)診斷要點: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和體征不難作出診斷。
(四)治療方案:
1、治療原則:
(1)小血腫應早穿刺抽出積血。
(2)大血腫,局麻下從血腫最低處做“L”形切口清除積血及血塊。
(3)中隔手術后并發(fā)的血腫,從原切口進入取出血塊及積血,繼用凡士林紗條行雙側鼻腔填塞(24小時后取出)。
(4)適當應用止血劑。
(5)全身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2、用藥原則:一般血腫保守治療或手術切開放血或抽血時,均應選用抗菌素預防感染。疑有繼續(xù)出血時可選用止血劑治療。
二、鼻中隔膿腫
(一)發(fā)病特點:鼻中隔膿腫即鼻中隔粘軟骨膜或粘骨膜下積膿,是一較嚴重的鼻內(nèi)感染。如不及時診斷和治療,可產(chǎn)生嚴重后果。是鼻中隔一側或兩側軟骨膜或骨膜下感染積膿。鼻中隔膿腫如不及時處理,可使中隔軟骨受壓,血液供給障礙,導致軟骨壞死,表現(xiàn)為塌鼻,鼻中隔穿孔。感染也可向顱內(nèi)蔓延而導致顱內(nèi)并發(fā)證。
(二)臨床表現(xiàn):
1、局部癥狀:與鼻中隔血腫相似,患者雙側鼻塞,滴用麻黃素生理鹽水無效。鼻梁和鼻尖紅腫疼痛,并伴有觸痛。鼻中隔雙側對稱性腫脹,質(zhì)軟,有波動,且觸痛明顯。膿腫自行穿破者可能有膿血流出。
2、全身癥狀:寒戰(zhàn)、發(fā)熱、周身不適,并有頭痛。
(三)診斷要點:凡鼻中隔對稱性腫脹,局部疼痛明顯,伴有鼻梁和鼻尖紅腫疼痛者,皆應仔細檢查,經(jīng)穿刺腫脹部位抽吸有膿即可確診。
(四)治療方案:診斷確立后,應盡快引流,以防感染致軟骨壞死、吸收,最終形成鼻梁塌陷。
1、切開引流:鼻中隔粘膜表面用1%地卡因棉片麻醉,在鼻中隔前下方切開粘骨膜,清除壞死軟骨。必要時在對側粘膜另一平面做第二切口,以利引流。
2、膿腔用抗生素生理鹽水沖洗后放置橡皮引流條2天,如有出血則鼻腔填塞。
3、大量廣譜抗生素控制感染。切開膿腫的當時行膿液培養(yǎng)及藥物敏感試驗,根據(jù)試驗結果,針對性用藥。
4、積極治療鼻周鄰近組織的炎癥,消除病因。有并發(fā)癥者需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