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先天性耳前瘺管
一、發(fā)病特點:先天性耳前瘺管是臨床常見的先天性外耳疾病,為第一、二鰓弓的耳廓原基在發(fā)育過程中融合不全的遺跡,遺傳特征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瘺管開口多位于耳輪腳前,少數(shù)可在耳廓之三角窩或耳甲腔部。先天性耳前瘺管分為單純型、感染型和分泌型。
二、臨床表現(xiàn):一般無癥狀。按壓時可有少許稀薄粘液或乳白色皮脂樣物自瘺口溢出,局部感癢不適。
三、診斷要點:
1、耳輪腳前有瘺口,常無癥狀。
2、擠壓瘺口周圍可有少許白色積存物流出。
3、感染時局部紅腫熱痛或形成膿腫。反復感染則形成膿瘺或皮膚疤痕。
四、治療方案:無癥狀者不需治療,若有感染化膿,應予抗生素等抗感染治療,或膿腫切開引流,局部換藥等治療,待感染控制,局部痊愈后,再行瘺管切除術(shù),術(shù)前注入少許美藍于瘺管內(nèi),并將探針探入管腔作為引導。然后將瘺管或者其分支一次徹底切除。若遺留部分瘺管感染復發(fā),再行手術(shù)即甚困難。